随着安防设备的不断更新,监控设备种类繁多。基于不同的安装环境和使用场景,有多种监控方式。很多朋友在选择监控摄像机时都不知道如何选择监控焦距。本文介绍了在选择监测焦距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。
1、 根据监测范围的选择,目前有多种监测方式。早期的监控焦距是固定的,现在监控图像可以手动控制,监控焦距决定了监控摄像机监控图像的大小和距离。
如果摄像机安装在室内,监控范围较小,则需要选择焦距较小的摄像机,如焦距3~6mm的摄像机,因为这种摄像机的照射距离小于10米,但摄像机和取景器角度较大,可达到45~70度以上,特别适合室内或小面积监测。
2、 根据安装环境选择
本质上,除了一些高端监控摄像头外,大部分都有固定焦距。根据安装环境的不同,监控焦距的选择也不同。
以室外环境为例,如果安装环境复杂,距离长,必须选择大焦距的摄像机。以12mm~16mm的监控摄像机为例,该区间摄像机的焦距适合监控20~50m的距离,但由于焦距较大,监控的角度范围会小得多,一般在15~30度左右。
如果监测点为长方形,且监测区域距离监控摄像机较远,则选择大焦距监控摄像机最为合适。
3、 根据用户的需要,监控焦距的大小影响监控摄像机的整体效果。焦距越大,监测区域越远,但照射角度也越小。焦距越小,被监测的区域越近,但照射角度就越大。
如果需要选择监控的重点,最好根据用户的需求来选择,而选择监控既可以看重点,也可以看清晰度等功能。随着一些监测重点的改变,其清晰度也会发生变化。一般来说,小焦点监控适合近景拍摄,而大焦点监控适合长景拍摄。
题外话:一般情况下,10米以内采用近焦监控摄像机;20米以内采用中焦监控摄像机;50米以内采用远焦监控摄像机。但由于焦距不同,照射范围也不同。在监测区域不确定、安装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,给出的选择方案是理论上的,仅供参考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监控区域网络由多个监控摄像机组成,因此焦距的选择不尽相同。